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气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专家眼中的二十四节气

2020-7-17 23:58| 查看: 431| 评论: 0

提防表演化倾向,保持敬畏之心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己的时间制度,讲究天行有常,顺天应时。它涉及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尤其强调人们在观念上敬畏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指导实践活动。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影响逐渐加大,在 ...

提防表演化倾向,保持敬畏之心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自己的时间制度,讲究天行有常,顺天应时。它涉及观念和实践两个层面,尤其强调人们在观念上敬畏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指导实践活动。随着二十四节气的影响逐渐加大,在对其进行保护和传承时要特别注意其中的含义,更多地加强内功的锻炼,防止其出现表演化倾向。

各农业社区依据节气安排农业劳动,组织开展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安排衣食住行等活动,因此,二十四节气文化内涵在相关仪式中得到了保存、保护和传承。但仪式不等同表演,关键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为仪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非单纯强调仪式本身,否则人们将在表演中失去最原本的敬畏之心。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

做好深度调研,落实履约承诺

二十四节气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3年多了,全国各地结合二十四节气的保护与传承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进入人类非遗名录是十分光荣的事,做好保护和传承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后开展二十四节气的保护工作时,我们还需要继续加强史料的全面挖掘和系统整理工作,对节气文化进行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同时做好宣传、普及、研究与出版工作,切实落实申报世界遗产时做出的各项承诺,为接下来的履约报告打好基础。

——中国民俗学会会长叶涛

加强跨国界、跨学科交流合作

二十四节气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有两个“跨”字。一是跨国界,因为它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到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国家,节气文化的传承与流变,同样是中国节气文化的财富和宝藏,我们需要调整思维,更全面地理解节气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二是跨学科,二十四节气是具有科学属性的文化,涵盖众多学科。在科学昌明的时代,我们尤其要倡导跨学科的研究、解读和延展。在新的时代,传承二十四节气文化需要以创新的思维,努力找寻与人之间的关联方式,“从来多古意,可以赋新诗”。

——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气象服务首席宋英杰

捕捉、追踪时代变化

当前,全社会在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时,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呈现出重视实践场所建设,探索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紧密结合等多种特点。近年来,二十四节气保护和发展成果凸显,但值得注意的是,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也在变迁。因此,在保护传承中要尤其注意及时捕捉、追踪、研究二十四节气文化在不同时代的变化。对于二十四节气传承而言,要在深耕地方知识的基础上,赋予二十四节气新内涵,使其成为保护文化多样性、展示和发展地方文化的重要品牌和有力抓手。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