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年两农民走遍全县450多个村为碑石著说(图)

[复制链接]
查看: 741|回复: 0
发表于 2014-4-26 19: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626430_338808 (1).jpg

郭须善在广府镇东街甘露寺内捶拓碑文。

       三年走遍全县450多个村,探访古碑600余块

  近日,热衷碑刻拓片文物保护事业的永年县农民郭须善、赵海京应河北师范大学邀请,到该校“读碑会”为师生作《永年碑石的发现与资料整理》专题讲座,师生们无不为他们无畏奉献、挽救文化的感人事迹所震撼。据了解,这两位农民历时三年,走遍全县450多个村,逐村走访寻找到古近代碑刻600余块,对其中的400余块记事石碑逐个进行了拓片,整理出近25万字和400余张图片,并形成《永年金石铭文》初稿。

  郭须善为永年县曲陌乡前党庄村农民,赵海京为永年县临洺关镇河北铺村农民,共同的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2011年春天,二人在曲陌村发现了两块清代石碑,随后在西卷村和赵目连村发现了两块明代石碑。“这些石碑记载着村庄的历史变迁、人文风貌,如果把全县的石碑都找到拓下来编印成书,岂不是留给后人的珍贵资料?”两人马上开始了寻找石碑、保护文物的漫长历程,这一寻就是三年多。

  他们手持地图逐村走访,走一村就画一记号,多方询问村内有无古石碑,走一村清一村,村村不落。

  拓片是一件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掌握不好,会拓得一塌糊涂,根本看不清字迹。他们经过不断摸索,虽然掌握了基本要领,但质量不好,速度还是比较慢。为此,郭须善找来各种能稳定液体的材料勾兑墨汁,在实验了十余种材料后,终于找到一种墨在湿纸上不洇的技术,大大提高了捶拓速度和拓片质量。

  捶拓碑文、保护文物,赵海京、郭须善乐在其中,同时也经历了伤痛和挫折。有一次,他们到讲武乡尚古村捶拓节孝坊碑刻,可这块1米多宽重约100公斤的匾额,在生产队时被村民当成生产队农场房屋的门口过梁了。要想捶拓,必须把石碑卸下来。郭须善便上到破损不堪的屋顶,用绳子绑住石碑打算缓缓卸下。可谁知石碑过重,迅速下坠,一下子把郭须善的两个手掌磨得皮肉外翻、血流不止。他忍着钻心的疼痛,用指尖轻捏着拓包为石碑进行拓片,一直到拓完拓片并将石碑妥善安放后,郭须善才上医院消毒敷药,钻心的疼痛让他十多天不能握物。还有一次,他们在西河庄乡贾寨村发现两块明万历年间石碑,村民因为不理解他们的工作,硬是把他们驱逐出村,后经多方联系村支部书记做村民工作,才得以为石碑拓片。郭须善表示,虽然有挫折有无奈,但也有更多热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这为他们增添了不少的信心和勇气。

  三年来,为了探访古碑并拓片保存资料,郭须善和赵海京已走遍了全县450多个村庄,共找到各种古代碑刻600余块,从汉代到新中国建国初期,时间跨度近两千年,有墓碑、墓志铭、庙宇建修碑、各种记事碑、圣旨碑和其他画像石刻。在这些石刻中,明代以前的多数是出土的墓志,做工讲究,内容记载详实,遣词造句文雅,书写工整规范,字数多达千余,少则数百,志铭兼全,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机制、村庄衍变及居民迁徙提供了详实的资料;明后期至清代,多数碑刻内容简单,书写随意,形式多样,字数多少不一,有的墓碑仅有几十个字,只说明立碑时间、墓主姓氏和立碑人。郭须善推测,这可能与当时的人文环境、社会风气、民间习俗等有关。

  提起这些石刻,郭须善、赵海京如数家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汉代猪山石刻,记载了当时赵王在猪山顶上酬谢天地的情况;明代正统年间重建大成庙学碑通高348厘米,宽117厘米,是全县最大古碑,现存广府镇东街甘露寺内。这些碑刻不但具有极高的书法价值,最重要的是它们真实地记载了历史上永年的人和事,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风俗习惯,为研究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是看得见的“地方史书”。

  目前,郭须善、赵海京正在对收集到的近25万文字和400多张拓片资料做最后整理,并计划出版《永年金石铭文》和《永年碑石》等书。“文明社会、文明城市,需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保护文物,我们会持续做下去,永不歇步。”郭须善和赵海京说。  本报通讯员王节英郑海生文/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