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气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小暑养阳,预防湿热

2021-7-7 02:15| 查看: 969| 评论: 0|原作者: 杨广|来自: 金羊网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现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第二届理事务常务理事、全国膏方 ...

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第二批名中医师承项目指导老师。现为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第二届理事务常务理事、全国膏方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副主任委员。

小暑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或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代表着季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提到,“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小暑意味着盛夏的开始,气温会逐渐升高,并进入伏旱期。虽然天气炎热,但又没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俗话说“大暑小暑,灌死老鼠”,小暑时节,除了气候炎热外,各地也进入了雷暴最多的季节。

冬病夏治 温补阳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就是人身上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重要,如果阳气失去了正常的位次而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人就会减损寿命或夭折,生命机能亦暗弱不足,可见人之阳气的重要。小暑是一年当中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是清除体内寒湿,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冬为阴,夏为阳,夏季三伏时令,可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的目的,比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畏寒、体虚易感等。

吃苦有益 清热去暑

小暑时节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大,所谓“无病三分虚”。这个时候往往会出现精神疲惫、口苦苔腻、胸腹胀闷等症状,要注意解热防暑,补充体力,不可贪凉饮冷,不要熬夜,注意休息。建议多吃苦味和酸味食物,能敛汗止泻祛湿,生津解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比如西瓜、黄瓜、冬瓜、茄子、薏米、山药、绿豆等,这些食物味甘性凉,具有清热、去暑、解毒的作用。

暑必兼湿 预防湿热

所谓暑必兼湿,尤其是地理位置独特的广东地区,这个时候湿热病易发多发。湿热病是受湿热病邪引起的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一种外感热病,临床表现为发热、身热不扬,头痛而重、身重而痛,口苦,胸痞,尿黄而短,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濡数等。日常应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甘甜饮料、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喝酒(湿热之性最大)。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另可多食用祛湿的食物如绿豆、冬瓜、丝瓜、赤小豆、西瓜、绿茶、花茶等。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小看任何一种疾病,若食疗不能缓解湿热病证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调养身体。

中医理论是讲平衡的,只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就是健康,不足的是虚弱,需补养,多余的是病邪,要祛除,以达到新的平衡,恢复身体健康。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