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日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元旦·新年·春节

2019-8-13 08:15| 查看: 185| 评论: 0|来自: 网络

导语:从古至今,元旦、春节和新年是联在一起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称谓是有区别的。这三个联在一起的“东西”,历史最早的是“元旦”。  元旦之称,早在殷商时期,也就是公元前16至11世纪就已有之。现在人们仍 ...
从古至今,元旦春节新年是联在一起的,但不同的历史时期,其称谓是有区别的。这三个联在一起的“东西”,历史最早的是“元旦”。

元旦之称,早在殷商时期,也就是公元前16至11世纪就已有之。现在人们仍然称元旦,但有人已不知其起因,得介绍一下。
在古人的心目中,“元”,是开始的意思;“旦”,是早晨的意思。
“元”、“旦”二字加在一起,就是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早晨的意思了。元旦之称,始于古代计时和农业生产。殷商时期,人们为了把握时间、节令,以利耕作,当时的“天文学家”们,已懂得以月亮的活动来计时,月亮圆缺一次,定为一个月,初一为朔日,十五为望日;月亮圆、缺十二次,也就是十二个月,为一年。那时还没有“年”的说法,但已将十二个月的头一月定为正月;正月朔日子时,是一年的开始。当时叫“元日”,也叫“元旦”。据《尔雅》的注解:“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这样解释是否准确,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周代之前,在改朝换代之中,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分得那么清楚。不过,当时为了农业生产而研究节令,则是事实。如《尚书·尧典》中就记载说:尧为了指导人们生产,就选了羲仲、羲叔、和仲、和叔等四个有学问的人,专门去研究天象地物,划定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使人们知道什么时节宜耕种或宜收获。汉代人著的《食货志》,也有“尧命四子,以敬授民时”的记载。

从一些古籍来看,夏、商之际将一年分为十二个月,以正月朔日为一岁之始,虽是从农业生产需要而定,并且不似后来一样为重大节日,但已产生年节的雏形。如最早的诗集《诗经》中已有“为此春酒”的记述,说明当时人们在迎接“改岁”时,已有畅饮或小饮一下“春酒”,以庆丰收和迎接新的丰收之意。再如《尔雅》中说“商曰祀”,说明当时人们已在“改岁”时要进行祭祀鬼神的活动。这点我们从许多古籍中都可以看到,夏、商和在此以前的古人,对风、雨、冰、雹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都无法理解,从而认为是有鬼神在支配、作怪,因而在“改岁”—新的一年生产开始之时,先要向他们祭祀一番,祈求他们别捣乱。

“年”的称谓的出现,从一些古籍看,是始于周代或者更早些,一直流传到现在;“过新年”习俗的形成,大概是始于汉代,也一直流传至今。这是有充分根据的。周代以后,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原以后的年代,当时的人们对天时的研究更加重视,经验更加丰富,“观象授时”更准确了一些,计年法也就更科学了一些。如汉武帝时人司马迁,就集前人的经验和自己的体验,创造出了(太初历》,在《太初历》中正式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为新年。从此,“一夜联双岁,五更分二年”的说法,一直沿袭下来;旧时,甚至现时农村的一些人,仍以过春节为长一岁的标记。
春节之称始于何时,尚未见确切记载,但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春节之说。但当时所说的春节,还不是指年节,而是指整个春季。就是汉代,虽也见有春节之称,但也不是指的年节,而是指的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节”。从古籍记述看,对新年和春节的记述也很不一致。不过,农历正月初一过大年的记载和风俗,则是从汉代延续至今天,没有改变的。

将元旦、年、春节,合三为一,是近代的事。那是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当时各省督府代表在南京开会,为便于和世界各国计时一致,决定全国统用公历,也就是俗称的“阳历”;但同时决定,仍保持农历。即“行夏历(即农历),所以顺农村;从西历(即公历),所以便统计”;并明文规定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由于我国人民过年节之风俗起源甚早,加上旧时对很多自然现象的不理解,各种各样的有关年节的故事传说,也就衍生、传开了。这些传说,有就年说年的来历的,有借年发挥情感的,有以年为题鞭恶扬善的,有借“年”寄托希望的,大都很有趣味,并寓意深长,可以说是民间文学的一束鲜花。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上一篇:情人节的习俗下一篇:元旦节来历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