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二十四节气 首页 节气 芒种 查看内容

内容 ·详情

农耕安苗, 休渔捕虾——内陆与沿海不同的芒种美食

2019-7-13 13:39| 查看: 817| 评论: 0|来自: 百度

芒种时节是农业生产中的大忙季节。而在东部沿海渔业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在芒种前后通常已经进入了休渔期,却是一年里相对清闲的时候。不同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不同的生产活动,也产生了不同节气民俗,饮食习俗便是其 ...

芒种时节是农业生产中的大忙季节。而在东部沿海渔业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在芒种前后通常已经进入了休渔期,却是一年里相对清闲的时候。不同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不同的生产活动,也产生了不同节气民俗,饮食习俗便是其中的一种。

芒种是24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一般在每年的公历6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时候。《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它代表着麦类等有芒作物的成熟,夏种开始。芒种所对应的三候为:初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也就是说,在芒种时节,小螳螂破土而出,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名叫,而反舌鸟却不再名叫。唐朝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一诗中也写到:“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芒种时节确实是农业生产中的大忙季节。而在东部沿海渔业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在芒种前后通常已经进入了休渔期,却是一年里相对清闲的时候。不同的自然环境导致了不同的生产活动,也产生了不同节气民俗,饮食习俗便是其中的一种。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安苗节的安苗包——农耕区的安苗饮食

芒种这一天,是夏种大忙的开始,农民们将麦苗种入土地,自然会希望这麦苗能平平安安的长大,到秋天能获得丰收。所以在芒种节气时,从北到南许多农业区都产生了“安苗”的习俗,表达祈求作物幼苗平安的愿景。这其中,以皖南地区绩溪县的相关习俗保存的最为完整鲜活,成为了各地安苗习俗的代表。同时,因为其相对完整的仪程和较高的知名度,绩溪芒种安苗礼俗被冠以了“安苗节”的名字,也入选了安徽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绩溪安苗节

绩溪安苗节的代表饮食为一种被称作“安苗包”的面点。安苗包是安苗节前后当地村民制作的一种类似水饺的面点的统称,按照馅料的不同,具体的可以有肉包,水晶包,豆腐包,豆沙包等等。此外还有一种类似汤圆的子孙馃,圆溜溜的一大一小,非常讨喜。安苗包的褶子很有讲究,一般是8个或12个,据当地村民说有不同的寓意:8与发谐音,8个褶子有祈祷发财的意思;12个褶子代表12个月,一般家里丈夫外出打工,妻子在家包这种包子,祈祷丈夫在外平安,早日回来。不过这“发”代表发财的意思,好像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情,所以这8个褶子是不是传统民俗,还有待考究。安苗包除了作为祭祀的祭品之外,在安苗节这一天村里的邻居们还会互相赠送,表达对来年丰收好运的祝福。

农家制备的安苗包

二、芒种虾皮——东部沿海的芒种特产

对于农耕区来说,芒种前后可能是一年中最忙的时候。而对于沿海渔业地区来说,这段时间可能反倒比较清闲。主要是是这段时间随着夏季的来临,各种鱼类都开始进入繁衍的高峰,相应的沿海的渔业也进入了休渔期。鱼是不能打了,但小一点的虾米一般没什么问题。同时,由于这个时期虾也进入产卵期,长得特别肥厚,所以芒种节气里,在东南沿海的渔业地区开发出各种由小虾米加工而成的食物。温州地区的“蒲门炊虾”(虾皮)是其中的代表。

温州苍南马站镇,旧称蒲门

蒲门(今温州苍南马站镇,蒲门是其古称)盛产毛虾,有“中国虾皮之乡”的美誉。据当地人介绍,芒种节气时,毛虾会到岸边来产卵,当地民众捕毛虾焯食,剩余的晒干,这就是蒲门炊虾的开始。作为地方特产比较成规模的制作虾皮,可以追溯到明崇祯年间,历史可谓非常悠久了。从制作工艺上来说,蒲门虾皮分为生皮和熟皮两种。前者是不加食盐直接将毛虾晒干,而后者要经过水煮在加上盐卤后晒干,色泽红润软硬适中,即是下酒的小菜,也可以作为烹饪的提鲜辅料。

蒲门炊虾(虾皮)

芒种前后,是制作蒲门虾皮的最好时节。这一节气时制作的虾皮,也被专门称作“芒种虾皮”,是蒲门虾皮中的最上品。因为每年就那么几天时间,所以产量一直不高,价格也比较昂贵。芒种节气里为了产卵,毛虾身体变得肥硕,虾体发红,制作出来的虾皮背至尾带红膏,与一般的虾皮相比,芒种虾皮的味道、钙质含量、营养价值等远远高过后者。

芒种红膏虾皮

制作虾皮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零碎的边角料,如虾头、虾壳、虾腿等,当地人将之称为“虾糠”,这些材料虽然不起眼,但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当地渔民还是将之制备起来,并开发出一种下酒佐餐的美食——虾酱。虾酱主要是讲小虾、虾糠用腌制法发酵,并研磨而成的一种调味料。虾酱有丰富且利于吸收的钙、脂肪酸等营养成分,也是沿海渔业地区常见的一种调味品。

虾酱

参考文献:

徐小娟:《温州海产食俗研究》,温州大学2016年硕士学位论文。

胡迟:《安苗节:农耕文化的信仰嬗变》,《江淮文史》2016年第5期。

张敬波:《安苗节:记忆农耕文明》,《安徽日报》2015年6月5日第9版。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二十四节气网无关。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果本文内容有侵犯你的权益,请发送信息至ab12-120@163.com,我们会及时删除!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热点 ·排行

  • 月排行
  • 周排行
  • 日排行

广告 ·推广

Copyright  © 2001-2013:二十四节气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言论!

Powered by discuz!X3.5|Licensed备案信息:备案中...

返回顶部